全國營養調查表明,中國居民飲食中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都能滿足人體需求,但普遍缺少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缺乏較嚴重的人群 是少年兒童、婦女(孕婦)、老年人,維生素中攝入量較低的是維生素B 族,僅達到攝入量的60%左右,而礦物元素中的鈣人均缺乏50%以上。
該們為什么要補充營養素?
1.震驚美國國會,席卷全世界的新發現——“微量元素”操控21世紀全 人類的健康 美國第74次國會咨文:礦物質元質的需要(參議院第264號官 方文件)
權威研究發現:99%的人缺乏礦物質元素,而只要嚴重缺乏這些重要礦物 質元素之一就會造成疾病。
該們都知道維生素是營養不可或缺的,是維持身體細胞正常功能所必須 的。任何維生素缺乏時會引起身體的異常及疾病。然而,大家可能不知 道:缺少維生素,體內仍可利用礦物質元素,但缺少礦物質元素,維生 素則完全失去作用。
2.所有疾病追根究底都可以歸結于「缺乏微量元素」
兩屆諾貝爾獎得主Dr.Linus Pauling【沒有礦物質微量元素,維生素與 酵素無法作用,細胞代謝將趨于異常,生命只有逐漸脆弱與幻滅】
1999年諾貝爾獎醫學獎得主Dr.Gunter Blobe1美國營養學會會長考瑞爾 博士指出:現在土壤貧瘠,又受到化學物質如農藥、除草劑、酸雨等污 染,所有植物已失去原有的養分,動物吃了這些植物,它們的肉、奶、 蛋也不可能有原來的養分,在這種情形下,即使營養師懂得食物搭配也 無法吃出健康。
3.微量元素與常見疾病的關系
人體微量元素研究國際協會經10年的臨床研究證明,微量元素缺乏會造 成下列病變:貧血、體弱多;生育及發育遲緩;免疫機能不足、抵抗 力差;致病及致癌機率提高;心臟血管疾;精神系統異常;先生性異 常,包括畸形胎;孟凱氏癥肌肉無力;葡萄糖代謝異常、生殖系統的病 變等。
微量元素缺乏會導致身體各系統功能失調、身體無法吸收養分和排除毒 素、細胞無法正常分裂導致早衰老化、新陳代謝無法正常進行、體內電 解質和pH值無法平衡、影響精力、腦力及情緒的平衡、影響橫紋肌的收 縮功能,導致動作遲緩或偏差、影響心肌收縮功能導致心臟血管的收縮 和腸胃的蠕動失調、免疫功能失調。
4.文明愈進步,礦物質愈缺乏
由于食物在制作過程中已喪失原有的養分,再加上環境污染、飲食惡習 等,現今的人類慢性疾病和癌癥的發生率已經比十年前平均提高40-50% 。
5.愈精致的食物愈缺乏微量礦物質
礦物質因為食品過份加工而流失,愈精致的食物愈缺乏微量礦物質,以 現代加工及精煉食品的方式,棄除了大部分人體保健所需要的基本礦物 質。
6.即使食用天然食物也無法補充足夠營養素
現代的食物因環境因素、土壤破壞、提早採收與精緻加工烹調天然食物 中的營養素大量流失。
《JAPAN食品標準成分表》發現:1950年的菠菜每100克中含有150mg維生 素C,1982年下降至65mg,2000年再次下降至35mg,幾乎只有過去的五分 之一的含量。而菠菜中鐵的含量則從1950年的13mg下降至1982年的3.7毫 克,2000年的2.7mg,鐵的含量也幾乎只剩下過去的五分之一。
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的蔬菜,還發現其他的蔬菜品種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:
花莖甘藍從160mg下降至120mg,小白菜從29mg下降至24mg,白蘿卜 從15mg下降至12mg,豆芽從16mg下降至8mg,荷蘭芹從200mg下降至120mg ,苦瓜從120mg下降至76mg,韭菜從25mg下降至19mg,燈籠椒從90mg下降 至57mg,紫蘇從55mg下降至26mg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