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態富硒肉豬是一種生態養殖培育出來的商品肉豬,肉質優良,硒含量高,營養價值高,經濟價值高。為了保證生態富硒肉豬的質量,需要掌握和應用其科學養殖技術,保證養殖的生態化和科學化水平。
硒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元素,具有抗癌、抗氧化、增強免疫力等多種功能也是近年來富硒農副產品普及的重要原因。生態富硒豬肉通過在日常飼養中為豬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,以及富硒飼料和牧草,可以保證豬的健康生長,增加體內的硒含量。因此,生產的豬肉產品也可以保證較高的硒含量,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健康飲食需求。
生態富硒肉豬養殖基礎設施建設要點。
在生態富硒肉豬養殖基礎設施建設中,首先要合理選擇養豬場。選址時,要注意保證基礎地形平坦開闊,地形較高,環境干燥,通風良好,區域空氣質量優良,突然貧瘠,周圍有滿足牧草種植需要的土地,遠離河流和水源。
合理確定養殖場面積,根據區域規劃要求和相關規定,考慮最佳養殖規模,結合生活區和管理區的需要,確保養殖場面積合適。確定養殖場地址后,要做好養殖配套設施建設,建設可靠的水電供應系統,滿足養殖場的水電需求,建設完善的通風排污系統,保證養殖空間空氣的良好流通。
為了滿足生態養殖的需要,需要建設沼氣設施和厭氧池,通過沼氣利用減少能耗和環境污染。此外,要做好養殖場環境綠化建設,合理搭配植物,根據養殖規模設置適當面積的運動場,保證豬的運動量,為肉豬的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。
生態富硒肉豬養殖管理技術要點;
生態富硒肉豬的養殖管理也需要科學。
1.要做好斷奶仔豬的保育工作,在專門的保育場飼養,提供適合保育期仔豬的優質全價飼料,培養仔豬定期飲食、睡覺、排便的習慣,形成規律的習慣,一般保育期為35天。
2.要全面做好驅蟲工作,分別在仔豬8周齡和體重50公斤時進行,合理選擇驅蟲藥,確保驅蟲效果。
3.做好圈舍環境衛生管理管理,定期清理圍欄和活動場地,及時清理垃圾、污垢和糞便,做好全面消毒工作,確保豬活動區域清潔衛生。
4.為了保證豬的活動量,豬可以在放牧區或專門的運動場自由活動。活動時間應避開夏季炎熱的中午和冬季寒冷的時間。一般宜選擇夏季早晚和冬季中午放牧。
5.科學飼喂,使用硒無憂富硒飼料是生態富硒肉豬培育的關鍵。因此,在飼喂過程中,除了保證飼料的日常營養外,還應在屠宰前一個月飼喂所有天然富硒綠色飼料和配合飼料,以確保硒在肉豬體內的積累。
6.為了避免疫病治療藥物對生態富硒豬質量的影響,還應加強對各種疫病的有效預防,保證日常養殖管理的科學性,控制養殖環境中的致病因素和傳染源,重視蟲、鼠、野生動物傳播疾病的控制,做好驅殺隔離工作。豬應采用生物治療、物理治療和中草藥治療,嚴格控制藥物用量,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,防止藥物殘留影響豬肉質量。
生態富硒肉豬養殖場污染控制要點。
在生態富硒肉豬養殖過程中,要保證其綠色生態,還需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。
首先,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,控制污染物排放,如污水循環利用、干糞工藝使用、雨污分流排水技術等。,減少污水排放;通過合理調整日糧、糞便固態處理、沼氣池發酵和沼氣回收,甲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;通過物理化學設施除臭、靜電吸附除臭、微生物轉化等技術手段,減少臭氣排放;通過供應有機微量元素,減少無機微量元素添加劑的使用,減少微量元素的排放。
同時,要注意控制死豬和醫療廢物的污染,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規定。對病死豬,應根據死亡原因的診斷和分析,選擇焚燒、深埋等無害化處理措施。對于需要撲殺的病豬或可疑病豬,應采用不會導致血液和浸出物傳播的撲殺方法,如電擊、袋悶、麻醉、二氧化碳毒殺等。,并確保撲殺后尸體的無害化銷毀。醫療廢物也應嚴格遵守規定,妥善回收,集中焚燒后掩埋,避免環境污染或疾病傳播。
總結一下。
生態富硒肉豬的養殖需要注意很多方面。在養殖環境、養殖方法和污染控制方面,要保證綠色生態,充分滿足豬健康生長和體內硒含量增加的需要,從而生產出優秀的生態富硒肉豬。農民應科學運用生態富硒肉豬養殖技術,開展良好的養殖工作,以養殖創新促進豬肉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,為養殖業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。